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随笔 > 详细内容
有一种预设叫“现场直播”
阅读次数:4574  字体大小: 【】 【】【

有一种预设叫“现场直播”

         设计教案、导学案是我们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而进行的预设,而教师的另一种预设行为是即时性的,类似于“现场直播”。它是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针对学情或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等而临时进行的一种预设行为,带有生成的味道,只不过这种生成的发起者不是学生而是教师。

  师:(见学生已完成作文,根据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黑板上写下了三组来自于学生的习作题目:第一组——《记寒假里发生的事》《记寒假里的一件事》《寒假趣事》;第二组题目——《去公园溜冰》《去书店买书》《我来爬山》;第三组题目——《观花灯,赏烟花》《逛公园》《猜灯谜》)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三组题目,然后思考一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1:这三组题目都是记事的。
  师:很好,你能发现它们的共性。这是其一。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2:我觉得“去书店买书”这个题目有问题,买书不到书店还能去哪里?去书店不买书还能买别的东西吗?所以它??簟?/font>
  师:很好,你一语中的。那你能给改一下吗?
  生2:改成“买书”,我觉得更恰当些。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生2:这样直接点明了作文的主要内容,还简单。
  师:嗯,你说得头头是道,很有见地。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3:第二组题目都有像刚才生2所说的那种毛病。第一个可以改成《溜冰》,最后一个可以改成《爬山》。这样直接以所做的事情当题目,让人一看就明白你作文的主要内容。
  师:你真会发现,句子改得也挺好。谁再来说说?
  生4:我觉得第一组题目让人看了之后,有一种那样的感觉……师:什么样的感觉?
  生4:很模糊,只知道寒假里发生的事,到底是什么,不清楚。应该像第三组那样,让人一看就明白你作文的主要内容,有种想看下去的愿望。
  师:那你就是说,第三组题目定得好了。那么,究竟怎样给自己的作文取个好名字呢?
  生4:要简洁。
  生5:要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生6:要能突出作文的中心。
  生7:题目还要能吸引人。
  ……这一“现场直播”式的预设直接来源于课堂中学生做的作业。在巡视中,我发现相当多的学生所定题目都是大同小异,格式千篇一律——《发生在……的一件事》或《……里的事》,内容含糊,界定不清。这样的题目大而笼统、空洞,很难把握,还不具吸引力,与其说是一个题目,倒不如说是某一类事的统称。这是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真实问题,是我课前所没有估计到的。面对这样真实的问题,我们就得重新考虑来解决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而组织“现场直播”式课堂教学就很具有吸引力。因为这是学生身上存在的真实的问题,他们也希望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中学到些东西使自己有所提高,所以他们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和兴致。但是,如果我们再另选时间或拖延到下一节课的话,这些问题就像放凉的饭菜再热着吃就没有刚做熟时吃着有味道了,就错过了教育的最佳契机。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具备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的意识和慧眼,就能在“现场直播”式的预设中生成耀眼的精彩。
  课堂是动态的,“现场直播”式的预设应该因地、因时制宜,针对问题,顺应需要,正如这个如何给作文定题目的“小插曲”。这样预设和生成就会共生共存,和谐统一。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已审核评论!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免责申明 | 留言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