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英语论文 > 详细内容
改进教学程式 把作文课还给学生
阅读次数:7187  字体大小: 【】 【】【
       摘 要:作文成功的根本在于学生本身,学生才是作文真正的主人。什么是好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是满分作文?真正的写作是从来不需要考核的。把作文课文还给学生呢,一来老师可以腾出宝贵的时间,二来学生也可以畅所欲言,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会被内容和形式等牵绊,为上作文课而两相紧皱眉头。
       关键词:改进;教学程式;作文课;还给;学生
       众所周知,作文课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语文老师都为此苦恼不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知多少次听见有学生抱怨:为什么上作文课一定要写老师定的内容?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写?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为什么优秀的作文肯定是某某同学的?为什么……
其实,作文成功的根本在于学生本身,学生才是作文真正的主人。什么是好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是满分作文?真正的写作是从来不需要考核的。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作文课文还给学生呢?一来老师可以腾出宝贵的时间,二来学生也可以畅所欲言,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会被内容和形式等牵绊,为上作文课而两相眉头紧皱。下面是本人的一些不很成熟的想法和做法:
一、改进写作教学旧程式,把写作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一贯以来,语文老师的做法都是在习作课上,把要写的文章题目用大大的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讲一通内容和要求,再让学生构思写作。这样一来,无疑是把写作的内容限制得死死的,学生必须围绕这个框框转。有一堂作文课是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习作,结果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平时写过的题材,竟然有16篇是写自己得病,妈妈如何着急送自己去医院,又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有7篇是写遇到大雨,妈妈冒着暴雨来给自己送伞。虽然不能说是千篇一律,但见到这些文章,作为语文老师总觉得越看越不是滋味。
我们常常提倡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在实际当中又往往是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比如有次作文,续写一篇文章,整个班的同学几乎都是一样的结局。我敢肯定是老师要求的,为什么不可以是多样化的呢?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母亲含辛茹苦拉扯4个孩子长大成人的事,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的结局:孩子都长大了,都有了出息,然后回来孝敬自己的老母亲,一家人大团圆结局。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学生完全可以有多种思维的发挥啊,生活中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并不是同样命运的,为什么不可以从其他角度去考虑问题呢?比如:4个孩子中为什么不可以出个农民?为什么不可出个游手好闲的?作文是一种艺术,喜剧是美的,悲剧也是美的呀。我觉得只要不违背生活常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的体验。
而另一堂作文课文,是什么题目也没定,什么内容也不限,结果是百花齐放,让人始料不及。有一篇题目是《“O”形》的文章,一般人都以为是写一些圆形什么的,可实际是一篇敢于批评时事,直面社会现象的文章,它这个“O”形,指的是腰包鼓鼓的“O”形、大腹便便的“O”形,里面有几句是这样写的:“我痛恨这个“O”形,它里面装的不知是多少的公款贿款;我更痛恨那个“O”形,它吃进去的不知是多少的民脂民膏。”“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即使你的“O”形多么的鼓胀,多么的有气势,你最终也会变成一堆黄土!”这样深刻的见解,难道不是平时所见所闻所想的结果吗?如果没有给他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不就埋没了吗?另一篇题为《红棉颂》的文章,是即就教室窗口正对着的木棉树而写的:“木棉,是那样的有个性,那样的干脆利索,没有一丝一毫牵牵连连;木棉,又是那样的爱憎分明,决不会纠缠不清。” “教室窗口的木棉树,你是我人生的楷模!”可见这位学生是常常观察这棵木棉树,所以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由此可见,放手让学生在作文课上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把写作的内容还给学生,还可以使到学生平时自觉地去多观察事物,多积累写作的素材,比老师总是想法设法去强调好得多。学生作文期待成功、也期待掌声!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他们,“给他们一点阳光,让他们也灿烂一回”相信他们会给你一个辉煌的太阳!
二、优化作文指导,把写作的形式还给学生。
孔子曾经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用在作文上,即内容和形式都好的才是真正的好文章。所以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优美的语言、新颖的选材、深刻的主题,还要从作文的外部形式上下功夫。开始教学生写作的老师,在作文课上都要进行一番指导,但这些指导其实是老师自己的构思形式,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老师心中的模式。一堂作文课上,老师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语文老师是这样指导的:
题目:自拟
体裁:抒情散文
思路:通过回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自己一步步明白母爱的无私、伟大。
构思指导:
1、题记或者开头用一组排比句来点出文章的主旨,引出下文的叙述。如:“倘若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亲必是那重重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的为我亮着,轻唤我迟疑的脚步;倘若我只是自怨自艾的蹩脚演员,母亲必是那热烈的掌声,呼唤我自信,鞭策我努力;倘若我是条嬉戏的小游鱼,母亲必是那一汪碧绿的湖水,在包容我顽皮任性的同时,也将我的快乐涟漪般一圈圈地扩散了……
2、第一部分:中心句“母亲教会我坚强。”叙述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3、第二部分:中心句“母亲教会我自信。”叙述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4、第三部分:中心句“母亲教会我快乐。”叙述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5、结尾:再次回忆妈妈,是母爱让我在成
长中懂得了坚强,让我在经历中学会了自信,让我在包容中享受到了快乐。
老师的指导可以说够详细了,学生写这篇文章应该不会觉得难,但是按照老师这个形式指导出来的文章都是一个模子的,完全缺乏个性。学生的文章缺少个性,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按指导而作,而不是为了表达自我而作,不是有所为而作。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绝大多数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老师教的传统的形式写作,所以分数不高,而绝大多数满分佳作都在作文形式上进行了独特的创造,它们通过对作文外部形态的加工,实现了作文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创新。文章形式上的新颖别致,如同产品的造型和精美包装得到客户青睐。所以我们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千万不要按既定的形式来指导学生作文,这样容易扼杀他们写作的激情和灵感,禁锢了一个个自由的灵魂。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在文体形式上创新,使新的文体形式百花齐放,从而突破传统形式的单调,给我们的作文带来了亮色。
另外,在作文的形式处理上,老师往往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好词好句,以便在写作文时用到。可是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理解他们自己摘抄的那些词句呢?有时甚至完全是老师自己的个人喜好决定学生的喜好。这里我想说的是,积累是必要的,但不能牵强,华丽的词句是美的,而学生自己的朴素,平直的语言也未必不真诚。文章要看是否表达了真实的情感,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是个空壳。
总而言之,把作文的形式还给学生,就是要使学生写作时能做到“不拘形式”,就是要做到没有限制,充分发挥,自由创作,写出更多有个性的文章。
“把窗儿打开,让月亮进来”!你会看到更美好的景色。
三、丰富作文的评讲,把作文的评价权还给学生。
相信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老师每一次评讲作文的范文都是某某同学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同时学生作为同龄人较无顾忌、互相交流所迸发出来的火花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这种思想上的交流能帮助学生学到写作的基本方法、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创作提供帮助。做法可以是: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也可以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欣赏他人的文章,在心中自然会进行对比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习作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我记得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老师布置每学期四十篇习作,内容形式不限,封面自己设计,自己装订好,定期进行展览,互相欣赏和指正。我的写作热情就是这样被激发出来的。我相信如果我们能真正把作文评价的空间还给我们的学生,他们将会“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努力挖掘学生习作中的潜能,发扬他们习作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学生作文中精彩的、生动的感情,充沛的语言表达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
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直是每位语文教师致力追求的。多年来我尝试进行作文课堂改革,力求通过不断变换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创作激情,使作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所爱。把作文课还给学生,就是我现在进行的一个新的尝试。
参考资料
[1] 张慧琳.浅谈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 语文辅导. 2002年04期.
[2] 蔡明. 作文教学:作文讲评课怎么上.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11期.
[3] 李真微. 感悟作文说.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年1-2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2]
暂无已审核评论!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免责申明 | 留言板 | 返回首页